2025-5-16     00:17:34
联系本站

叶跃进个人网站

yeyuejin.cn

也聊聊小米su7高速公路事件
来源: | 作者:叶跃进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03 | 5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也聊聊小米su7高速公路事件

叶跃进

 

小米su7高速公路事故造成三人离世事件已经过去一周,三位花季少女陨落,令人心痛。

从网上的舆情来看,基本都是关注小米su7的智能驾驶,而本人却认为这个事件最本质、最核心、最首位的,不是小米xu7,而是高速公路的定义。

从定义上说,何为高速公路?那就是符合规定的驾驶人员,驾驶符合规定的车辆,不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用60公里/120公里/小时车速在公路上行驶。

我为什么说小米SU7事件的核心是公路呢,因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在修路,在高速上一旦修路,那么其修路的地点就不符合高速公路的定义了,不是高速公路肯定就不能高速行驶,这是毋庸置疑的,问题在于你那里修路,开车的人和车怎么知道呢?

显然,对于修路这件事,开车的人和车都是被动的,主动的只能是修路的施工甲乙丙丁方,施工方要把修路这件事告诉开车的人和车,这是施工方的职责,因为是施工方把高速行驶的公路变成了低速行驶的公路。

施工方如何把修路这件事告诉开车的人和车,才是这次小米SU7事件的关键。

最理想的,就是施工甲乙丙丁方把这里修路告诉所有用于导航的地图,并且导航要在提前2公里时就发出提醒,如语音播报“前方2公里处修路改道,请减速慢行”,等到1公里时导航再发出提醒“前方1公里处修路改道,请减速慢行”,等到500米时再发出提醒“前方500米处修路改道,请减速慢行”,我想,只要有这么三次提醒,开车的人都会减速慢行的。

如果是智能驾驶,那就是要求智能系统能够识别导航的语音提醒。

其次就是要考虑到有的车辆没有导航,那就要在路边设立醒目的警示牌,放在提前的2公里处、1公里处和500米处,并且还要是白天黑夜通用的那种。

如果是智能驾驶,那就是要求智能系统能够识别路边设立的警示牌。

就网络披露的信息看,小米su7事件中,开车的人和车发现修路的时间和距离,可能是100米和3秒、4秒,这么短的距离和时间,发生事故那几乎是必然的,即使不是智能驾驶,只要是在夜里,那几乎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
小米su7的智能系统能不能识别地图导航,不知道,但按“智能”来推测,就应该是能够识别的。

我们知道地图导航企业是越来越多的,表明地图导航是赚钱的,而我们使用地图导航都是免费的,那地图导航企业所赚的钱是哪里来的呢?只能是那些在导航地图上发布信息的单位或个人,比如修路,施工方要在导航地图上发布信息那就要付费。如果施工方考虑到节约成本,没有向地图导航企业申请,或者申请了但价格没有谈妥,地图导航企业不与发布,或者只向一个地图导航企业申请了,没向其他的地图导航企业申请,其他地图导航企业不与发布,其结果都会造成类似小米SU7这种情况的事故。

这里就需要一个统一协调的机制。

第一,任何修路的工程项目,都必须单列一项地图导航信息发布费用,单独审批。并且是,地图导航信息发布费用批下来后,工程项目才可以开工。

第二,修路的施工方凭单列的地图导航信息发布费用批准单,向任何一家地图导航企业申请,并出示批准文书,价格没得谈,就是批下来的费用。

第三,不管哪家地图导航企业接到施工方的申请后,必须立即向所有地图导航企业发出通告,所有的地图导航企业都必须在同一个时间内向导航地图发出指令,所有的地图导航同时开播修路信息。

第四,费用如何在所有地图导航中分配,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出台一个办法,在《办法》出台前采取记账制,等《办法》出台后按《办法》分配。

第五,在明知修路信息而不对导航地图发出指令的地图导航企业,在出现类似小米su7事故时,要承担法律责任。

2025-4-3


老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