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本站

叶跃进个人网站

yeyuejin.cn

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
来源: | 作者:叶跃进 | 发布时间: 2022-06-07 | 100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这是2011年发在铜陵市民论坛上的帖子,现在老了,只是把它收集起来。

中等收入陷阱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

叶跃进

 

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网上有搜,百度百科专门用一大段文字定义,为便于对照,本人用下划线录下:

 

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,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,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,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。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,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,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。当今世界,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,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。像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智利、马来西亚等,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,但直到2007年,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,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。 

 

经济学家认为的目前摆在东亚国家面前的陷阱——“中等收入陷阱。东亚许多国家,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,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。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 

 

世界银行《东亚经济发展报告(2006)》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)的概念,基本涵义是指:即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,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,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,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。 

 

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,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,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,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。进入这个时期,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,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,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。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,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。

 

从这一大段文字的定义,本人怎么看,它都是在定义“中等收入问题”,而不是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因为,汉语里“陷阱”是有自身定义的。

 

何为“陷阱”?百度百科有解:为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经过伪装的坑。比喻害人的圈套。

 

即汉语里的“陷阱”有三个要件,缺一个都不能称作“陷阱”。这三个要件是:

 

第一,“人为”,陷阱是人们有目的(害人)的行为结果。比如为逮住敌人(目的)而挖(行为)一个或多个坑(结果)。这里的坑是人为的,不是自然的。

 

对于自然的“坑”,汉语里另有词汇,如沼泽地,也能把人“陷”进去。

 

把自然的坑,人为伪装一下,也可以将其变为“陷阱”。但没有人的有目的的伪装行为,就不能叫“陷阱”。

 

第二,“深坑”,陷阱是掉进去就出不来的。为逮住大象,挖一个巴掌大的坑,肯定不叫“陷阱”。

 

第三,“被引诱后自己掉进去”,陷阱是引诱他(它)自己掉进去。《三国》里常用伪装的“深坑”活捉敌将,那个伪装的深坑就是陷阱。而先活捉了敌将再放进坑里,这个坑就不叫“陷阱”,不管它是否人挖的。

 

用汉语“陷阱”一词的三个要件来对照,就可以发现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一词,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。

 

首先,提出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作者,只说有的国家或地区掉进坑里去了,并没有说“这个坑”是哪个国家、或地区、或经济组织“挖”的。也就是说,是谁在害“像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智利、马来西亚等”国家和人民,他们没提。没有害人的主体,怎么能滥用汉语的“陷阱”一词呢?

 

如果世行一定要用汉语“陷阱”一词,那就请世行先把那个陷害“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智利、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”的“挖坑者”,指出来,让世人看看到底是谁在害人。

 

其次,“像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智利、马来西亚等,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,但直到2007年,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,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”,是不是在说这些国家或地区,就永远没有动力和希望了,因为他们掉进了“永远出不来的坑里”。如果世行不敢说他们永远没有希望了,而又要用“陷阱”一词,那么只有两个结论:或是世行没有文化,不知道汉语的“陷阱”一词何意,以为只要是可以“陷”进去的“阱”就叫“陷阱”;或是世行没有“底气”,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智利、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未来如何,用“陷阱”一词,是专门来吓唬中国人的。

 

第三,美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,他们肯定经历过“中等收入” 过程,他们是先掉进了“中等收入陷阱”而后又自己爮出来了呢,还是他们所经历过的“中等收入”过程,根本就不存在“结构调整、产业升级、物价波动、分配分化”等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特征呢?

 

第四,就算西方人所讲的“陷阱”是指可以“陷”进去的“阱”,并且有美日韩等国陷进去之后又爬出来了,那么,西方人所讲的“陷阱”就是一个可进可出“洼凼”,就像中国农村家门口的水塘,可放水养鱼,过年的时候把水放掉,村民们就进去抓鱼,抓完鱼就出来了,进出自如。如此,西文的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翻译到中国来,就应该译作“中等收入洼凼”。

 

至于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智利、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,自己进水塘抓鱼后,怎么就出不来,那一定是他们太贪鱼了,鱼都抓完了,还在水塘里呆着,守株待兔。

 

第五,既然“中等收入陷阱”是自然的,不是人为的,那么就应该有“低等收入陷阱”,百度百科也明确提出了“低等收入陷阱”,如此,就应该还有“高等收入陷阱”,如今的欧美日是否已掉进“高等收入陷阱”?如果欧美日已经进入“高等收入陷阱”,按照汉语“陷阱”的词义,就是欧美日已经进去并永远出不来了,也就是说:欧美日的道路是“死路”,既然西方的道路是“死路”,中国人为什么要去学呢?

 

我们中国目前所走的道路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她有强大的理论指引,就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,前景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。“低等收入”也好,“中等收入”也好,“高等收入”也好,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自然过程,它们可能会成为西方理论下国家或地区发展的“陷阱”,因为西方理论的根本目的是瓜分世界,只允许几个国家和地区富裕起来;但决不会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国家或地区发展的“陷阱”,因为马克思主义学术是关于全人类共同富裕的学术。

 

中国道路30多年来,取得了可喜的成就,一切关心、支持、帮助中国发展的爱国统一战线和国际友人,都会为之高兴。但也有害怕中国“和平发展起来”的敌对势力,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算计中国人,设置重重障碍。如果说中国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“陷阱”,那一定是不友好的或敌对的势力所人为设置的“陷阱”,这个“陷阱”必定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,如“低等收入”过程、“中等收入”过程、“高等收入”过程等,无关。

 

综上所述,无论从汉语“陷阱”词意上来说,还是从创造“中等收入陷阱”词组者的有意、无意上来说,还是从汉语“陷阱”一词三个要件上来说,把“中等收入”与“陷阱”合并为一个词组,从逻辑上都是说不通的。

 

唯一能够说通的,就是“中等收入陷阱”本身是一个“陷阱”。它害怕马克思的道路能够实现,就跑过来对你说:你的道路前面是一个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掉进去就出不来了,你必须放弃所坚持的道路,只有按照欧美日的道路走,才会不至于“掉进陷阱”。如果他真有这个“本事”,他必定会先去研究“高等收入陷阱”,毕竟“高等收入陷阱”是他们自己当前所面临的问题。

 

置自己迫切面临的“高等收入陷阱”“死路”而不顾,先去帮助别人“中等收入”的“活路”,自中国辛亥革命以来的100多年,西方的主体理论有过这种“高尚”吗?没有,从来没有。这是本人的理解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1/9/28写于乌木山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2-6-7收集

 


老家